白驳风在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白斑,边界清晰,边缘色素较深。近代研究表明,白驳风除皮肤外,还会累及眼、耳等,该病发生于任何年龄、性别和人种,其中以 20~30 岁的青年人为多见,一般人的发病率约占 1~4% ,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。白驳风好发于皱褶及暴露部位,易诊断难治疗,且影响美观。
目前,国内外均缺乏较为满意的疗法,然而中医对此病的论述及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现就近 10 年来有关中医治疗白驳风情况综述如下:
一、内外合治法
中医通常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白驳风。一般来说,由于患者各自的体质不同,引起白驳风的病因各异,因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。
1 、补益气血法
病人气血亏虚,兼风邪外袭,营卫失和。多属白驳风稳定期,主要表现为白斑浅淡,伴神疲乏力,面色晃白,舌质淡,脉沉细而涩。
治宜补气益血,兼祛风和血。
2 、补益肝肾法
病人肝肾阴虚,兼气血失和,肌肤失养。病程较长,白斑局限或泛发。毛发变白,皮肤干燥,伴头晕耳鸣。腰膝酸软,舌淡红少苔,脉细弱。治宜补益肝肾,活血祛风。
3 、祛风通络法
病人因风湿外侵,经脉不利,肌肤失养。发病及蔓延快,白斑多发于头面或泛发全身,局部常有痒感,苔薄白,脉浮。 治宜祛风除湿,和血通络。
4 、行气活血法
病人多为气滞血瘀,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点或片状,边缘清楚、光滑,伴肢体困重而痛,舌质紫暗,或有瘀点,脉弦涩。治宜行气活血。
5 、疏肝理气法
病人多为肝郁气滞,临床表现为白斑无固定好发部位,色泽时明时暗,常随情绪变化而加剧,女性多见,常伴胸闷暖气、性急易怒、月经不调及乳中结块等,苔白,脉弦。 治宜疏肝理气。
二、局部外治法
近年来,用中要局部外治白驳风的报导增多,主要制剂为酊剂、浸剂,亦有散剂、膏剂等,因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,疗效迅速、肯定,尤其以局限型白驳风为最好。
三、现代研究进展
近年来,应用中医要 治疗白驳风的实验研究报导已有较多进展,主要通过研究常用中要对黑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 —酪氨酸的激活或抑制作用,为临床用中要治疗白驳风提供选要借鉴。
白驳风病因虽很复杂,且治疗也相当困难,但在祖国医学的宝库中仍能挖掘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要。在临床上只要辨证论治得法,还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的。一般而言,对于局限型、稳定期、皮损范围小的病人,可选用局部外治法;对于泛发型、进展期、皮损大而多的病人,可选用内外合治法,或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。对预后而言,病程短、范围小、仅颜面部白斑的病人,预后较好;而病程长、范围大、进展期、节段型白斑者,预后较差。
医院地址: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路175号-1